北京門頭溝好玩的景點 - 北京門頭溝周邊景點
導讀:北京門頭溝好玩的景點 - 北京門頭溝周邊景點 1. 北京門頭溝周邊景點 2. 北京門頭溝周邊景點推薦 3. 北京門頭溝有什么旅游景點 4. 北京郊區(qū)門頭溝最好的景點 5. 北京門頭溝周邊景點有哪些 6. 北京門頭溝周邊景點大全 7. 門頭溝必去的景點
1. 北京門頭溝周邊景點
門頭溝旅游景點大全排名:妙峰山、靈山、小龍門、龍門澗。
1、妙峰山 妙峰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北京門頭溝區(qū)境內(nèi),海拔1291米,距市中心50余公里。有“華北第一仙山”之稱。妙峰山舊名仰山,以古剎、奇松、怪石而聞名。山上林木蔥蘢,風景優(yōu)美,古多廟宇,有日出、晚霞、霧凇、山市等時令景觀,有戴“華北一絕”桂冠的千畝玫瑰花。
2、靈山 靈山自然風景區(qū)位于京西門頭溝的西北部,距京城122公里。靈山頂峰海拔2303米,是北京的第一高峰,號稱:“北京的屋脊”。由于海拔高度所致,使靈山在方圓25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形成北京地區(qū)集斷層山、褶皺山奇峰峻峭、花卉無限的風光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qū)。
3、小龍門 小龍門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小龍門林場,地處北京市與河北的最高峰東、西靈山之間,平均海拔1330米,距市中心114公里。公園總面積32668.5畝,四面群山奇俊,林濤似錦,長城通道縱橫,敵臺矗立,站在高處遠眺,與東靈山、小五臺山對峙。
4、龍門澗 龍門澗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北京城的西部,其占地約20平方公里,距市區(qū)約90公里。龍門澗風景區(qū)以大峽谷為主景區(qū)。大峽谷全長15公里,為北京之最,且其中有數(shù)十個各具特色的景觀。龍門澗地質(zhì)結構奇特,被學者譽為我國“北方的地質(zhì)博物館”。
2. 北京門頭溝周邊景點推薦
門頭溝地處北京西部山區(qū),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和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老區(qū),旅游題材豐富,著名景區(qū)有:妙峰山、靈山、小龍門、龍門澗、潭柘寺、十八潭、雙龍峽、爨底下、百花山、京西古道等。上述景區(qū)既有歷史悠久的古剎,也有奇特的古村落,更有山水交映的秀美山川,還有透漏滄桑氣息和人類文明的古道,每個景點都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3. 北京門頭溝有什么旅游景點
北京門頭溝挖野菜最好去山區(qū)或者河邊,門頭溝區(qū)山多河流多,很多地方都可以挖到野菜,但是公園里不建議大家去挖,破壞環(huán)境不說,還不安全。門頭溝區(qū)地處華北平原向蒙古高原過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屬于西山山脈,也是西山山脈的主體所在,其中西北部的靈山海拔2303米,有“京都第一峰”之稱,另有百花山、髽髻山、妙峰山等山峰。
4. 北京郊區(qū)門頭溝最好的景點
如果想去有些歷史文化底蘊的公園,可以去潭柘寺公園,戒臺寺公園和妙峰山,尤其是潭柘寺公園,佛教文化氣息很濃,每年除夕上香的香客能排出幾里地遠。潭柘寺的歷史早于北京城。如果想去風景優(yōu)美的公園,就去門城湖公園就可以,不收門票,占地面積甚廣,山水田園,風景秀麗,是避暑納涼的好去處。
5. 北京門頭溝周邊景點有哪些
三家店村: 三家店村屬于門頭溝區(qū)龍泉鎮(zhèn),地處永定河出山口的東岸——永定河在西山蜿蜒百余公里后,從三家店出山后奔向平原。這里曾有京西古道上最大的一個古渡口,三家店村也因此成為連接山地與平原,也就是西山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成為明清京西大道的起點。 靈水村: 在門頭溝京西古驛道上,有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山村,它歷史悠久,以遼、金、元、明、清時的古民居著稱。自明清以來,村中先后出過22個舉人,被稱為“京西舉人村”。這就是門頭溝著名的靈水村。 韭園村: 韭園村最有名的景點當屬元代著名文人馬致遠的故居了。村內(nèi)現(xiàn)存一套馬致遠當年居住過的四合院,在不破壞原有結構與形貌的基礎上,村集體對故居院內(nèi)的15間房屋進行修繕。他們仿照元代家具對? ?內(nèi)進行裝飾,并增添仿古雕塑、古琴、古燈和書畫作品等。
6. 北京門頭溝周邊景點大全
碣石村
碣石村位于門頭溝區(qū)雁翅鎮(zhèn)西部深山中,村域面積6.96平方公里,建村不晚于金代。原名“三叉村”,因村中巨石累累,望如碑碣,故得名“碣石村”。
后桑峪村,是一個全村都信奉天主教的村子。天主教北京教區(qū)后桑峪堂(耶穌圣心堂)是位于北京西南門頭溝區(qū)的一座較大且歷史修久的教堂。
靈水村是北京京西古驛道上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老山村,最晚在遼代,就已經(jīng)有相當規(guī)模了。其時經(jīng)濟相當發(fā)達,商號十幾家,最著名的有八家,號稱"八大堂"。靈水居民以劉、譚兩姓為主。從村南的南嶺上看,村形狀似龜,而龜是"四靈"之一,是吉祥、長壽的象征,過去村里有36盤石碾,72眼井,風水好,人杰地靈。這大概是村名的由來。
楊家峪村位于齋堂鎮(zhèn)東南部深山之中,四面環(huán)山,村域面積7.09平方公里,聚落整體形狀如一只蝎子樣。據(jù)明代一殘碑記載,該村始建于遼代,最初為楊姓族群部落,最興旺時在清末民初,當時人口也不過百戶。楊家峪人戶不多,卻集聚了古道文化、宗族文化、道教文化及建筑文化等眾多遺產(chǎn),堪稱是原生態(tài)古山村中的精品。楊家峪人淳樸、勤勉、善良,因自古有尊儒奉道的民風,所以有“耕讀之村”、“長壽村”、“姝女村”和“明清古建筑村”等諸多美譽。
葦子水。沿109國道,順著永定河谷,進入雁翅古鎮(zhèn),在芹峪口檢查站右轉(zhuǎn)6公里,即來到京西太行山深處寂靜的明清古村——葦子水。這個可和“爨底下”相媲美、同根的古村,原名“葦滋水”,據(jù)說是因為原來村中有一東西走向的大水溝,常年流水,蘆葦茂盛,而稱之“葦滋水”;如今水溝干涸了,蘆葦也沒了,村名在人們的流俗之中就演變成“葦子水”。
爨底下村
川底下村,實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當?shù)厝朔Q爨頭)下方得名。位于京西齋堂西北狹谷中部,解放前屬宛平縣八區(qū),現(xiàn)屬齋堂鎮(zhèn)所轄。
7. 門頭溝必去的景點
門頭溝區(qū)博物館是北京第一個區(qū)縣級地志性綜合博物館,共分四個展廳,還有多功能廳、會議室、資料閱覽室等輔助設施。博物館陳列內(nèi)容分別是,基本陳列、簡史陳列、革命斗爭史陳列和民俗陳列。
門頭溝區(qū)博物館四層展出《從歷史走來的門頭溝》基本陳列,通過建國以來發(fā)現(xiàn)和保存的歷史、革命史、民俗等700余件文物及資料,展示了門頭溝的歷史發(fā)展進程。
Hash:92d1c8c6858cb60d1fd2d2fb760f916908bb6ee9
聲明:此文由 飛舞九天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