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国产越南,久久久999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久久r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高清

五百年蓮花書院遺址“驗明正身”,新發(fā)現證實了文獻記載

近日,

成為2018年廣州五大重要考古發(fā)現之一,

并入選“2018年南粵古驛道文物重大發(fā)現”的

蓮花書院遺址考古勘探發(fā)掘

再次成為了關注焦點。

蓮花書院遺址

是有什么新發(fā)現了嗎?

馬上跟著文化菌來了解下!

遺址發(fā)現“乙巳春泉翁書(書)”殘碑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調查勘探部工作人員張百祥介紹,蓮花書院遺址地處增城區(qū)南香山南山麓。

南香山南距東江8.7公里,西距廣州古城中心區(qū)約36公里,海拔434.1米,是增城西部地區(qū)的最高峰,也是“廣東三樵”之一的南樵,又名南樵山。

2018年3月至6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蓮花書院重建工程建設進行考古勘探發(fā)掘,發(fā)掘面積1000平方米,總體揭露面積約1800平方米。

據統(tǒng)計,從分布在人工堆填的五級平臺上的遺址中,考古清理房址4座、石墻43段、臺階4處、坑2個、排水孔2個及路面1處、紅砂巖柱礎21個、麻石柱礎9個。這些發(fā)現物大部分為明代蓮花書院建筑基址遺存。

同時出土了包括牡丹紋瓦當、滴水、青花瓷碗、刻字殘碑等文物標本80件(套)。

在出土的遺物中,有一件刻有“乙巳春泉翁書(書)”的殘碑,紅砂巖材質。有研究人員解讀,碑刻中“泉翁”指的就是湛若水,“乙巳”為干支紀年。

“乙巳春泉翁書(書)”殘碑

通過查閱湛若水的生平,可確定該“乙巳”年即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正好與文獻記載吻合,從而確認本次發(fā)掘的遺址就是湛若水創(chuàng)辦的蓮花書院。

那湛若水何許人也?

知多點

湛若水(1466-1560),號甘泉,廣東增城人,明代理學家、教育家、書法家,歷任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

書院建筑基址結構與著文記載吻合

蓮花書院遺址身居山林深處,發(fā)掘現場可見,蓮花書院依山勢而建,南北寬30.5米,東西長59.0米,總面積約1700平方米,呈中軸對稱結構,坐西北向東南,方向120度,建筑基址分布于兩條小溪交匯岬角內人工堆填的五級平臺上,五級平臺從東南向西北逐級升高,各平臺間通過中軸線上的臺階連接。

蓮花書院遺址現場的柱礎,將在原地保留供觀眾參觀。

其中,第一級平臺為書院門樓,分三間;第二、三平臺可能為書院的諸生館,發(fā)現房址有三座共分八間;第四平臺為書院的講堂,分五間,兩側為翼廊;第五平臺為書院的正堂及左右偏堂,都為三開間結構,兩側為從第四平臺延伸而上的翼廊。

考古人員稱,上述書院的結構與湛若水的《娥眉山蓮花洞開創(chuàng)書館記》中所述“從予復往觀之,定闕宅,卜其上為正堂三間,左右為偏堂各三間,左右為翼廊,其前為講堂五間,翼廊如之,又其前為門樓三間,又將諸生館于東崦西崦者數十間”的記載吻合。

值得一提的是,距書院遺址西北部25米處有一個“海闊天空”摩崖石刻,其頂部刻有“中主石”,正好位于蓮花書院建筑的中軸線上。

考古人員推測,該遺存結構應與蓮花書院建筑布局有關。而在遺址東南部書院門樓臺階往下,發(fā)現一條向東南延伸的石砌路面或許這是山下通往書院的道路

出土的牡丹紋瓦當

是嶺南地區(qū)保存最好明代書院遺址

蓮花書院遺址的發(fā)掘學術意義十分重要,體現在:

第一,發(fā)掘揭露出來的明代蓮花書院遺址的形制布局與相關文獻記載相互印證,其時代明確,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書院興盛的重要見證。

第二,蓮花書院建筑基址大都保存完好,對研究明代書院的建筑規(guī)劃及空間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蓮花書院是湛若水創(chuàng)辦的40余所書院中目前唯一經過考古發(fā)掘且保存完整的重要遺址。

第四,蓮花書院為中國古代書院特別是明代書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

蓮花書院,因何荒廢?

考古人員介紹,對于蓮花書院的荒廢,史書上鮮有提及,但可以從遺留的縣志記載中找到些許線索。

根據清康熙版《增城縣志》記載可知,書院于明嘉靖十九年 (1540) 建成,至清康熙年間已經荒廢。

其間書院遭受過兩次致命性打擊,可能與其荒廢有直接關系:一是明萬歷七年 (1579),首輔張居正奏請朝廷“詔毀天下書院”“不許別創(chuàng)書院,群聚徒黨”,書院或許毀于這一政策;二是明末清初時兵荒馬亂,生靈涂炭,書院可能毀于那場動亂。

青釉小杯

但前者根據《明紀》載:“萬歷七年春正月戊辰,詔毀天下書院。自應府以下,凡六十四處,盡改以為公廨。”

可見朝廷的政策是毀書院,但其實書院的建筑還是能夠保留的,只是改用途而已,且萬歷十年 (1582) 張居正死后,各地書院又紛紛復辦,所以張居正改革這一措施并未使蓮花書院被毀。

結合對蓮花書院遺址的勘探試掘,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明嘉靖-萬歷年間的瓦當和瓷片,遺址內蓮花書院的地層內沒發(fā)現任何的清代遺物,所以書院的倒塌時間應為明末,這符合縣志等文獻的記載,所以蓮花書院的被毀時間應該是明末清初。

蓮花書院遺址

來源:廣州日報、南方日報。

聲明:相關文字和圖片版權歸屬來源作者,轉載請注明出處。

Hash:feabee99b808d46f70847a6248eb7153c74d56c9

聲明:此文由 文化廣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

溧阳市| 汤原县| 昆明市| 阿瓦提县| 八宿县| 江北区| 通山县| 朝阳区| 涟源市| 桃园县| 滨海县| 富宁县| 新昌县| 长岭县| 兴仁县| 东源县| 阿勒泰市| 通江县| 灌南县| 扶沟县| 江安县| 太谷县| 明水县| 德兴市| 商南县| 洪雅县| 祁阳县| 合肥市| 翁牛特旗| 新巴尔虎右旗| 江都市| 图们市| 明光市| 洛阳市| 永康市| 南岸区| 双辽市| 临汾市| 石河子市| 于田县| 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