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第一位寫山水游記的詩人是
文學(xué)史家喜歡將文學(xué)家分派,比如詩人,就被分成不同的派別,其中有一個被叫做山水田園詩派。被歸入這一派的詩人有王維、孟浩然、韋應(yīng)物、柳宗元等人。其實,這一派的詩人未必個個都特別喜歡游山玩水,與此同時,不是這一派的詩人也決非人人足不出戶。相反,屬于山水田園詩派的詩人有一些并不見得特別愛游山玩水,而不屬于這一派的詩人,有一些卻是山水風(fēng)景的狂熱愛好者。王維應(yīng)該說是比較喜歡欣賞山水田園景致的,但是,他對于游歷名山大川似乎并沒有特別的興趣。王維的興趣偏于安靜,關(guān)心景色的情調(diào)與意蘊,對于那些名聲顯赫的山水,他沒有什么好奇心。自從得到宋之問的輞川別業(yè)之后,他喜歡邀請裴迪等若干詩友,流連其間,詩歌唱和。別業(yè)中的景點,華子岡、欹湖、竹里館、柳浪、茱萸沜、辛夷塢等等,都曾被寫入詩篇。王維早年也曾經(jīng)奉派出使塞上,寫出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名句。但是,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長安的半官半隱中度過的,輞川別業(yè)是他的主要游玩之地。孟浩然一生都在求官與歸隱之間徘徊,壯年時期曾漫游吳越,所到過的山水名勝比王維肯定要多得多。他的筆下,也留下了一些描寫他游歷過的山水勝景的作品。孟浩然可能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詩人中專門游歷山水最多的詩人。韋應(yīng)物、柳宗元跟山水田園結(jié)緣,都與他們的仕途經(jīng)歷有關(guān),他們都曾在地方上擔(dān)任刺史一類的官職。韋應(yīng)物曾經(jīng)擔(dān)任滁州(今天安徽省滁縣)、江州(今天江西省九江市)、蘇州(在今天江蘇?。┑鹊卮淌罚蚨鴮戇^《滁州西澗》等著名山水詩篇。柳宗元在參加王叔文改革遭到失敗之后,先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之后改為柳州刺史。因此,他的詩文里描寫了一些永州、柳州一帶的山水景致。很可能,論性情,韋應(yīng)物、柳宗元都是對山水沒有特別愛好的人。唐代當(dāng)然有特別愛好山水的詩人,而且為數(shù)不少。根據(jù)我們的一時搜檢,簡單羅列如下:宋之問,虢州弘農(nóng)(今天河南省靈寶縣)或者汾州(今天山西省汾陽縣)人,曾經(jīng)因為諂附張易之,被貶為瀧州(今天廣東省羅定縣)參軍,到過嶺南地區(qū)。后來又因罪被貶為越州(今天浙江省紹興市)長史。再后來,又被流放到欽州(今天廣西欽縣),在那里被勒令自殺??梢姡@位人品低下的詩人一生到過的地方著實不少。嶺南地區(qū)不是他愿意去的地方,他也不像宋代的蘇軾那樣能夠隨遇而安,遍游嶺南山水。不過,史書記載,宋之問在越州期間,卻是曾經(jīng)登山臨水、飲酒賦詩的?!缎绿茣繁緜饔涊d,他曾“窮歷剡溪山,置酒賦詩”。剡溪在今天浙江省嵊州市,即曹娥江上游,那一帶曾經(jīng)是一些東晉名士的活動場所。李端,趙州(今天河北省趙縣)人,進(jìn)士及第,做了一陣子京官之后,因為身體有病辭去官職,一度居住于終南山草堂寺。后來出任杭州司馬,曾經(jīng)在虎丘山下買了一些田地,經(jīng)營莊園。據(jù)說,后來李端又曾移家衡山,自號“衡山幽人”。其間,“彈琴讀《易》,登高望遠(yuǎn),神意泊然”。張謂,河內(nèi)(今天河南省泌陽縣)人,十分喜歡欣賞湖山景色,其《湖上對酒行》詩云:“夜坐不厭湖上月,晝行不厭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長滿,心中萬事如等閑?!币ο?,河中(今天山西省永濟(jì)縣)人,韋應(yīng)物同時詩人,“好游名山”,“與林棲谷隱之士往還酬酢,興趣超然”(《唐才子傳》卷五)。殷堯藩,秀州(今天浙江省嘉興市)人,他一生到過不少地方,足跡所至,包括了今天陜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等地。 《唐才子傳》卷第六說他“耽丘壑之趣”,據(jù)說他自己曾講過這樣一番話:“吾一日不見山水,與俗人談,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呼濁醪澆之,聊解穢耳?!睆堨铮蠹s出生于姑蘇(今天江蘇省蘇州市),多種文獻(xiàn)記載,這位晚唐著名詩人十分喜愛山水風(fēng)景,喜歡游覽寺廟,而且每到一處,往往即興題詩。杭州的靈隱、天竺,蘇州的靈巖、楞伽,常州的惠山、善卷,潤州(鎮(zhèn)江)的甘露、招隱,他都曾留下過詩篇。詩人李涉在岳陽曾經(jīng)贈詩給他,詩曰:“岳陽西南湖上寺,水閣松房遍文字。新釘張生一首詩,自余吟著皆無味。”可見,張祜的題詠詩歌是受到同時代詩人的好評的。為了更加直觀地了解一下他的題詠詩,隨便舉幾個例子?!度f道人禪房》有兩句云:“殘陽過遠(yuǎn)水,落葉滿疏鐘。”《題金山寺》有兩句云:“寺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薄额}孤山寺》有這樣四句:“不雨山長潤,無風(fēng)水自陰。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陳陶,劍浦(今天福建省漳州市)人,屢次落第之后,不求進(jìn)達(dá),“恣游名山,自稱‘三教布衣’?!睆脑娙藗儽4嬷两竦脑娂锌?,唐代詩人中曾經(jīng)游覽過各地名山大川的數(shù)量就更大了。比如,偉大詩人李白、杜甫,雖然不曾有文獻(xiàn)專門強(qiáng)調(diào)他們的喜歡山水,也沒有被文學(xué)史家歸入山水田園詩派。但實際上,他們游歷過的名山大川之?dāng)?shù)量,是一般山水田園詩派的詩人們所望塵莫及的;他們描寫山水的詩歌作品,不但數(shù)量不比那些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少,質(zhì)量也不比他們差。李白曾宣言,“一生好入名山游,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為了尋仙學(xué)道,為了欣賞山水風(fēng)景,他不辭路途遙遠(yuǎn),不懼山嶺崇峻。在家鄉(xiāng)四川,他到過成都,游覽過峨眉山;離開家鄉(xiāng),乘船東出,到了湖北,他以安陸為中心,除了漫游湖北各地之外,他到過洛陽、山東東部、吳越一帶,泰山、、南京、各處吳越名勝,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離開長安之后,又進(jìn)入了以梁園、東魯為中心的漫游時期,足跡遍及今天的山東、河北、安徽,真是屐痕處處;安史之亂爆發(fā),先后避居剡中、廬山;因為參加永王李璘幕府被定為叛亂,又遭流放夜郎的懲罰,半路遇赦,沿江東下,最后定居于安徽當(dāng)涂。性情加上坎坷的命運,李白幾乎成了一個旅行家。杜甫早年游覽過今天的江蘇、浙江,在山東、河北一帶兩次漫游,前后歷八九年;求官期間,主要在長安一帶活動;為官期間,曾往來于今天的甘肅天水、陜西西安、河南洛陽之間;辭官之后,在甘肅作短暫停留之后,攜家?guī)Э诜角貛X、大巴山,到了四川成都,定居成都的四五年里,往來于川東北的梓州、綿州、閬中一帶,到過劍門、青城山等地;乘船離開成都之后,沿江東下,在今天的奉節(jié)居住過兩年,沿途不少城鎮(zhèn)都曾逗留過;最后到了湖北、湖南一帶。可以說,杜甫到過小半個中國,用宋人王安石的話說,杜甫是“餓走半九州”。論名山,五岳杜甫到過并且留下詩篇的有三座,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論大川,黃河、長江、湘江,杜甫都到過,其中,長江更是曾經(jīng)長距離、長時間舉家乘船旅行過。贊同12| 評論
Hash:5bf10f5d4758b004baf948f6d6d65ba6dce998f8
聲明:此文由 區(qū)塊大康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